大王公司巨大的投资额上,这个茶也得去喝。
这时候的茶馆远没后世遍地开花的繁荣,那时候茶馆里打电话的生意额加起来,每天都能超英赶美,好多万亿的规模是少不了的。因为随便一个人接电话都是这样,啊?五千万?才五千万啊?嗯,规模小了不好盈利啊,我得想想……
叶芦伟让廖总找地方,他前世开始有资格在茶馆谈合同,是十年以后的事,这时候的茶馆哪里多,哪家好,根本就不明白,起点层次太低了啊。
廖总是做实务的人,找的茶馆相当地本地化,南门河边一个全是竹编家具的大茶铺。叶芦伟坐下后,看了看周围平均年龄七十岁的茶客,对廖总的品味没了希望。
这地方只有两种茶,茶叶或者菊花,一元钱一杯,水随便添,自己去添。
叶芦伟叫了杯菊花,看着杯子边上的印迹,没敢去喝。廖总叫的茶叶,一股明显的茉莉香精味道浓郁厚重,顶风都能香出三里。不过廖总显然爱这个工业香精的味道,第一开茶喝完前,愣是不开口说话。
叶芦伟眼角抽抽,见不得老廖把三花当明前玉露品的作态,开口问道:“搞定了?什么时候开始办公?”
廖总约叶芦伟喝茶,主要就是他的位置已经明确,从大王公司辞职,进入中元能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对这时候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退步。老廖不至于认为是退步,但心里多少有点忐忑的。找叶芦伟聊天,主要就是想从项目总策划人这里,找到一点更多的信心。
叶芦伟知道他的心思,于是往大了吹,什么五十万下海,二十年做到两千亿。什么五万下海,十年做到五十亿……等等,都是真实的故事,不过都是地产业的故事。
老廖肯定是不相信这货胡吹的神话,最后忍无可忍,打断叶芦伟的愤青论坛真情回忆录。让他具体说说樟木河怎样从两千万做到一百亿。
叶芦伟就鄙视老廖没见识,以为我吹牛?我说的是真的啊,绝对的是真的。可惜老廖更加不相信。
樟木河方案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