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渠道,但进入小金库没有问题。主任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为这点钱跟胡勇交恶不值得。
而且他知道胡勇家世,无论软的硬的,胡勇爹虽然死了多年,但当年用自己的死可交下了不少的人,这些人很多都在关键位置上占着呢,平时可能想不起当年小小的胡勇来,但人是个感情的生物,完全绝情无义的东西其实不存在,所以胡勇的成长总有人若有若无地关心。真要是跟人家对着干,说不得背后就有人要出手抽他这个主任。
信用社主任大度地让胡勇自己就可以做主,说小金库也就是内部收入,全部进入小金库也行,甚至说都不用千分之三,行业规矩千分之一入大账,千分之一入小金库,其它的就算了。
胡勇当然不能说算了,感谢了主任的理解,还是说利息按原来龙光镇信用社的原合同走,千分之一进大账,千分之二进小金库,成为大家的福利。
每天千分之三的利息,看着多,其实不利滚利的计算复利的话,其实不多,就不说这时代高得吓人的银行利率,就是十多年后,江湖正常借贷,也差不多每天千分之二的水平上。高利贷和非高利贷,区别仅仅在复利计算上。
每天千分之一利息,不算复利的话,一年利息才36.5%,并不多。如果按天计算复利,则要44%,基本就是“九出十三归”的旧社会贷款原则。
而如果是千分之三的江湖利率,复利计算下来,一年仅利息就是198%多,这可不是简单的加法。那些被江湖高利贷逼死的,多半都是数学学得不太好,认为自己只用几天,复利多不了几个钱,才签下生死契的。
不算复利,千分之三的天息,借一年也不过才95%的利息,一倍都没翻上去,对现在地叶芦伟来说,完全无压力。
两人都是很有控制力的人,一人喝了一罐啤酒,就不再叫酒,让老板煮了两碗面条,吃完就准备散人。
这时代没有酒驾这一说,叶芦伟开着车慢慢走,准备送胡勇回去。想了想胡勇后世的职业道路,叶芦伟改变了主意,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