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哥,你怎么想的?如果真心要去项目,我的建议是去水利灌溉方向的项目,这两三年的电站和公路项目都比较坑,当然也有好点的,不过太少。只有农田保护项目是专项资金,单价是低一些,不过胜在有现金结算,而且技术难度基本上就没有。”
叶芦伟见董领导不是敲打他“作风问题”,心里就放松下来。
公路项目要等现任厅长全家进去了,才能稍微好一点。现在的公路项目,正是那一家子飞起吃人的时代,谁去都被咬一口,玉皇大帝的施工队都得交费入场。
电站项目几大投资集团现在资金有限,银行方又压缩银根控制前几年的过度通胀,所以大项目少,竞争激烈着呢。
地方投资的电站项目,大部分都陷入资金困境,后来取了个名字叫三角债,其实就是信用崩塌,拆东墙补西墙,资金使用毫无原则,全是领导意志指引,合同什么的,全是流行俚语“然并卵”。
就叶芦伟知道的最近几年的烂项目,最后建设业主主动要求施工方去法院告他们,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资料齐全,一告就准,然而为什么不敢去告呢?因为不告还能拿几个回来,一告,哼哼,拿毛线回来,强制执行?你能把地方行政机关封了还是把行政领导抓了?
董彪做为一个想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人,对现行体制当然是了解得比较透彻的。这种项目一旦“中标”,你不做都不行,因为总有更大的领导要打招呼让施工企业无法拒绝。
“伟子,你说如果我放弃中万局,去地方上从基层起步,机会大不大?”董彪还是在挣扎,他所谓的基层,叶芦伟理解应该是找同学想法从乡镇一级起步,其它更高的位置,看这家伙为难成这样,肯定是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觉得你要真心想去地方,找个经济条件好的,离中心城市近的乡镇起步,效果肯定比直接从城市起步差,但后续高度谁也说不清。”
叶芦伟想到的渝洲直辖,回归年直辖的,如果能去后世的开发区占位置,四年之后简直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