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急了,现金收购价格压得比茧站还低一元,估计手上的二十万现金该用完了。
把满老幺叫到车上,跟他再次强调了纪律,不然就不给钱。他可以组织人手去五孔桥河对岸收别县的茧子,随便多少只要他拉得回来。
这边三孔桥的,一天最多只能收十吨,多了就退给人家茧站。满老幺现在赚的都是小钱,哪里见过一块两块让价的,就算他中产阶级后,超市也是个薄利多销的生意,单价上要以分分钱算的。
何二流调教顺了小龙镇,发现每天就那点量涨不动了后,听李站长介绍,及时抽身去了另外一个叫二郎滩的镇。
这个镇名字好像是个水边,其实离嘉陵江还远得很,镇子外边就一条两米宽的小河沟,也不知道这滩是什么滩。因为有李站长的介绍,何二流直接就按龙光镇的条件照猫画虎。对方显然也知道条件,爽快地同意每天代烘蒸十吨蚕茧的量。
搞定了四个乡镇,每天的收购量基本能保证三十五吨以上。平均收购加工成本一万五千元每吨,王胖子那给的价是四万二千元每吨,一天百万的净收益啊,可惜夏茧马上就要收尾了,这生意没有几天好做了。
七月二十日下午,何二流家的电话终于是给安装好可以用了。叶芦伟热情的打给王胖子通报好消息时,王胖子却给了个坏消息。他的钱没有了,正在到处筹措,让叶芦伟要么压货不发,要么先赊给他,他本人可以来龙光镇签字并且留下等钱到了才走。
叶芦伟郁闷了,你个两百斤的胖子值毛的个钱,留下你说不得还要贴饭钱呢。让他先过来再说,就挂了电话。
这几天的发货量,估计都把两江上光东人的钱都抽干了,现在的老板还是太穷,组织上千万的资金都不知道是多少个老板拚凑的。
王胖子当然不可能跟拉货的解放车过来,现在还在资金累积阶段,钱都是用来再生钱的,这批生意人还不太愿意消费。王胖子当然也不会太过苛刻自己一身的肥肉,包租了一个渝洲的长安面的,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龙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