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了,走之前自然再三交代这些天不要外出,美名其曰因为若是要外出则魏国这边将无人陪同,无法保证王室君臣的安全。宁越自然连连称是。
回到院中,宁越便立即指挥随从中会木工之人,雕刻了周室列祖列宗,历代先王的牌位,又嘱咐御厨准备了三牲祭品。虽然流落异地,但身为天子,怎么能不祭祖拜天?只是大王年幼尚无子嗣,洛阳祖庙中的大祭,便只能由太后操劳和主祭了。
于是,本以为这个年能过的轻松和舒服的周扁,又不得不被宁越王孙满等拖着熬夜和起早。
岁末当晚,昏暗的偏宫殿堂之中,昏昏欲睡的周扁强打着精神听着王孙满那同样无精打采的祭文时,却忽听魏宫里钟鼓齐鸣,接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也想了起来,应该是将竹子丢进火中的声音,然后又有悠扬的男声响起,“拜!”
“再拜!”
虽未亲见,周扁仍能想象的到,此时那高大的魏宫祖庙里,祭祖仪式该是多么的盛大和壮观啊!或许就算此时的洛阳都远远不如,至少没有爆竹的声音。而抬头望望,这并不算大的偏宫殿堂里,临时搭起的祭坛,寥寥可数的几人,与那魏人祭祀的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哪怕是周扁再豁达,此时的心情也并不好受。
魏人浩大的祭祀持续了数天才渐渐安静了下来,在宁越的安排下,王室君臣简单的祭祀也持续了数天,虽然条件简陋,但每一位先祖先王,每一位神仙,都必须照顾到,不是吗?
于是等到几天的忙碌终于过去,周扁竟感觉又瘦了几斤,以至于周扁都有点怀疑宁越安排这么多项目是不是为了与魏人赌气?不过却让此时的周扁,对于“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此外,闲暇时还听宁越说起,这魏国祭祖时,祖庙里供的可也有周文王,因为魏侯一脉也是文王子孙,准确的说魏侯应当是姬姓魏氏。相传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有史可考的有十九个,其中第十五个儿子乃是姬高,因为封在了毕国,又称毕公高,毕国被晋国所灭后,晋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