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人,沉寂了一天的小虫子,纷纷从缝隙中爬出来,鼓动着热情的嗓音,齐齐的演奏着小夜曲。
建筑工地,寒铁拿着粗粗的电线,小心翼翼的连接在工地输电电路上。
施工建设场地是耗电大户,单单三十米高的金属塔吊,功率全开,每小时消耗电能在五十度左右。
而施工工地不单单八台塔吊需要消耗电能,还有十六盏强光灯,与诸多施工机械,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来驱动。一个中型施工工地,每天消耗电能一万度左右,一个月消耗着数十万度电能。
自动运行的机械,楼房的建设,皆是建立在消耗能源为基础,现在人类不像古代时候,修建一个工程全部靠人力,劳民费时。现在文明的工程建设,靠的是二级能源,也宇宙中最普遍的能源,电能,它驱动各种设计精巧有力的机械,快速的完成各种繁重的工作,解放大量的劳动力。
一根细细的电线,能时时刻刻的传递着这种二级能源。方便,简单,快捷,是形容这种能源最好的词汇。
无论火力发电,水利工程发电,还是潮汐,甚至是人类掌握的最强能量产生方式核聚变,皆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将自然存在的各自能量转化成电能,为公民生活提供方便,为工业运作提供能源,推动着国家的有序运作,可以说,进入十九世纪后期,人类的建设发展,都是围绕着电能而发展的。
寒铁戴着橡胶手套,将工地输电线路切开一个小小开口,小小翼翼的把另一根电线并联上面,这根与工地主输电线路并联的电线,埋在土里,另一端直达板房内,是今天下午时,他动手做的。
最后用用绝缘胶带缠在铜丝接口上,寒铁拍了拍手,一切搞定,以后为无限空间充能,就靠这条线路了。
他并不担心被工地有心人员发现,工地每天的建设,需要消耗数万度的电能,无限空间仅仅抽取数千度,所占百分比较小,短时间内,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将连接好的线路接头放下,埋上泥土,寒铁转身走向板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