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映前,凡是前来观看影片的观众和记者必须将随身携带的手表、手机、钥匙、照相机等金属类物品全部封存在影院之外。
摄像器材更是严禁入内,每位观众在入场后还要接受类似机场安检的全身仪器检查。
当时就被各种吐槽:
电影评论家黄式宪:“这样总觉得对人不尊重。”
香港电影评论家列夫:“有点矫枉过正。”
其实这真不怪张卫平谨慎,随着科技的进步,盗版的手段也与日俱增。
一种只有手机大小的拍摄设备,已经开始市面上流通。
手机大小的偷拍机?
现在看起来很扯淡,但是那个年代的手机,虽然有的携带录像功能,但是内存感人。
别说录电影,就是拍个小视频都嫌时间短,至于高清像素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
毕竟就算是看盗版光盘,观众也不会想看马赛克……
而源头的洗印和发行过程中的严密监控,也保证了电影上映前的防盗。
文化衙门也特意成立专案组并发出公告,配合《英雄》上映而严打盗版。
新画面影业甚至公开悬赏400万元,用来打击盗版。
这么严防死守下,依旧在长安某影院发生拷贝被盗事件,警方介入后影院女员工跳楼……
紧接着南方又有一名“手工”盗版者被捕,据说这人盗摄并制作了四张光碟,然后以每张5元钱的价格售出……
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这就是所谓《英雄》最早的盗版者,这哥们儿也是一夜成名。
更狗血的剧情是,天价拍下电影音像制品版权的两家公司,监守自盗抢先向市场推出画质模糊不清的80万张枪版碟片……
成功的掌握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精髓。
不输电影本身的场外故事,也导致《英雄》的话题度一直很高,算是间接的影响了票房。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董熹也不敢妄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