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个米厘较之十多个米厘,距离是缩小了许多。只不过,图纸上孔的偏差要求,是0.02米厘,也就是2丝。小婧虽是在毛坯上钻的空,但她在交检时的公差,却是保持在了一丝之内。
图纸工艺上虽说要求初加工小孔时,留余量,但只留了50丝的余量。现在的孔,位置偏差了七个多米厘,比图纸上的公差要求,差了几百倍。这直可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这一次,支架当然又报废了。
不按照生产规程走,产品只能是报废的命运!
在生产第二件支架产品时,艾工长全程跟进着支架的生产进程。
那边厢,小靖也一直在偷偷地关注着支架的生产进程。
小靖偷偷地关注着支架的生产进程,当然不是为了关心车间的生产进展状况如何了,她也不是担心新品试制的进度,能否保证。当小婧看见支架上的小孔,又偏了那么多时,她不仅不为产品报废而惋惜,心里反而邪恶地、非常地幸灾乐祸的不行。小婧幸灾乐祸的心思,实实地暴露出了,她是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的人物,实乃是孺子不可救矣啊。
当然,这一次支架再次报废了,艾工长也不敢再找小靖的麻烦了。他终于认识到,一者,是支架的生产工艺,本身确实有问题;再者,以小婧伶牙俐齿的厉害程度,艾工长可不想再和她正面起冲突了(艾工长的特长,是背地里整人玩儿)。
艾工长将报废的支架的产品,拿到工段办公室里后,小婧赶紧跟着进了工段办公室。
小婧进了工段办公室后,走向了她一向最不愿意去的艾工长的办公桌旁。她做出一副关心支架生产的样子,她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支架的图纸和工艺规程卡,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然后,她又拿起办公桌上的支架,比对了一番。
小婧比对完了产品和图纸及工艺后,故作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讶地说:“嗳,这产品上的孔,怎么钻得的呀,怎么钻的都歪到爪哇国去了呀?这孔歪的这么离奇,位置错的这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