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图纸认真地比对着,没有吭声。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郑胜仁对锻铸工艺及热加工技艺,均非常精通。但他对冷加工技艺,就不甚了了了。他以为这个工人干的活,公差达到了2个米厘的精度,应该很高了。
小婧在旁边一听:什么?这件产品的公差,竟然有两个米厘!要知道,她干活的公差,是以“微米μ”为标准的,一米厘=1000μ。小婧就算干粗加工的活,也多是以“丝”为标准的,一丝=0.01米厘。也就是说,她钻孔的质量标准,是以丝的精度,来要求的。
小婧因从未到过基地以外的地方厂,是以孤陋寡闻的很。她在刚搬到低垛坝新厂区时,碰上过原航空仪表厂的老工人,干活技术的精度,尚不及她干活的精度高的情形。在师傅们的教诲下,她知道了,那是因为原航空仪表厂的工人,常年没活干,所以造成了该厂工人技术水品的低下。
此刻,小婧听见这个工人说什么产品的精度,竟然跑到了两个米厘上去了,还敢说产品保证合格了。而老爸竟然还似是默让了。是以,小婧以为那个工人是在故意为难老爸的。
小婧当即便叱责那个工人(那人是一四十多岁的老师傅,小小年纪很没有礼貌咧)道:“什么?你干的活,竟然能偏差几个米厘?嗳,我干活要是差个几丝,产品就可能会要彻底报废啦。你一个老师傅干活,公差要几个米厘?公差在几个米厘内,还保证合格!你要是干的不合格的话,你那公差不得跑到十几个米厘上去啦?你怎么干的活啊?”
一席话,说的那老师傅面红耳赤的。老师傅讪讪地,不知怎么接话才好。
地方厂的产品精度,多是以米厘为标准的,该老师傅已是该厂技术水品最好的师傅了。不过,他知道,航空厂的产品,精度要求极高,所以,他才不知怎么接小婧的话。
以小婧这孤陋寡闻的水准,哪知道外面的世界千变万化的啊?她以为所有的工厂,都和洪江厂是一样呢,原航空仪表厂的老师傅干活的精度不及自己,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