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个月内,二个车间就要开工生产。洪江厂搬迁的口号是:边搬迁边生产,搬迁生产两不误。厂里要求:要把厂里打从号洞大石块掉下来后便停产损失的时间,争分夺秒地抢抓回来。
机床都到位后,厂里要求:要在个月内,二个车间都要开工生产。
机床都到位后,之所以不能马上就开工生产,这是因为,机床进了厂房后,并不能立即开动起来。因机床安装完毕后,还要在机床的底座周围,铺上水泥来加固。固定机床的水泥,需要有个星期的时间(那时没有速干水泥),才能慢慢干透。
于是,机床的调试时间,便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
而两个车间的机床,约有两百台之多。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调试几百台机床,而两个车间加起来,仅有十多个机修师傅。这十来个机修人员,要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将几百台机床调试完毕,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此,显然便无法完成厂里下达的开工投产的进度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两个车间的领导,为了完成厂里下达的投产进度,决定发动群众,来完成此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洪江厂的工人们,除了干活的技术水平高之外,工人们对自己的机床性能,也很熟悉。很多工人在自己的床子出现些小故障时,往往自己就能动手修理。
工人们在机修师傅们大致示范了番机床的调试操作后,便基本学会了机床的调试法。
如此来,两个车间的领导,便安排机修人员,只负责安装调试那些精密的、大型的机床,而普通的机床,就交给了各台机床的主人,自己去调试了。
工人们对调试自己使用的机床,均是尽心尽力的。因为,自己调试自己使用的机床,若是调试不到位,那以后操作机床时,会因机床精度不准,产品的精度也不容易达标。机床若是精度不准,会给机床的操作者干活时,带来极大的麻烦,且还要自认倒霉(谁让你自己没把自己的机床调试到位的,活该!)。当然,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