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强调出惟有摆脱死亡阴影,方能享受人生。结尾“入殓师”伴随着琴曲,艺术化手法,表达一种对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余,亦升华了主题。
“生命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剧中这一情节的寓意便在于此。我们也大可不必为生命的逝去悲痛欲绝。虽然有些生命的存在在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有些死亡的到来也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当生命由存在突然化为虚无,人们也就慢慢释然了。入殓工作于死者毫无意义,或许只是给生者最后一次将厚重难言的情感释放出来的机会。而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入殓这个行业的改观。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与死,其实人生不过在睁眼与闭眼间徘徊,其实《入殓师》看似通篇在讲述不同人的逝去,但它笑中有泪,散发着亲切的人情味。回想男主角其名“大悟”,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
这部电影是姜成除了宫崎骏的影片之外最喜欢的日本电影,尤其是其中对死亡的领悟和散发出的强烈的人文情怀都深深的令姜成着迷。
电影中姜成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老入殓师请男主人公吃河豚鱼白的片段,性情古怪的老入殓师一边赞叹口中的美味,一边述说着人生的哲理,毫无刻意。“生物吃着其他的生物生存下去,植物倒是不同。人不想死的话,就只有吃。吃的话,好吃得才行。”平淡无奇的话语却揭示了世间最大的道理:活着本就预示着死亡,既然活着那就过好每一天。充满东方的哲理韵味和细腻情感。
因为老人的逝世给姜成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一时间想到了这部电影,当年的江城就遗憾这样一部富有东方韵味优秀影片为什么是日本人拍出来的?难道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就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吗?既然重生一回,那这部影片就不会是日本的了,由他姜成来拍吧。
不过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