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姜成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产泡沫,动作轻柔优雅,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此时,满屋已经可以闻到茶香了,不过姜成却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姜成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
到第二泡时,姜成单手持壶,循环往各个杯中斟茶,壶口紧挨着茶杯,这个名目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等到壶中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为韩信点兵。
至此,整套泡茶流程才算是演示完毕。
整个过程姜成做得有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动作娴熟,不疾不徐,一气呵成。所谓“功夫茶需用功夫”,显然姜成在这方面上有极深的造诣。
“好!阿成的‘功夫茶’手艺又进步了,老姜,你可有个好儿子啊!”看着姜成一整套动作下来,当真是赏心悦目至极,徐国庆不禁向姜德均赞道。
姜德均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不过看姜成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这套功夫不是江城上辈子带来的,而是姜成这辈子练得。姜成小时候住在台湾外祖父家里,他外祖父是个茶道大家,姜成几岁大就经常陪着外祖父喝茶了,看的多,也就学会了。
茶艺乃我国传统文化,深谙君子之道,为姜德均所赞赏。得知姜成学得这一手功夫,姜德均便花了大力气培养他,姜成家里便有好几套产自各地的茶具。姜成也不负重望,十几年苦工下来,这一手功夫茶已颇有大家风范。
斟好茶后,这第一杯茶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