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痛斥,但此子仍就痴心不改、矢志不渝,要不是家里人看的紧,这个注定要当国王的人早就偷偷跑路了。
晶儿对这些事最为了解,慢条斯理地给高汉讲解到,“我舅舅于阗王伏阇达也拿他没办法,为安其心,与我父王商议,让他带三百龟兹兵去了孤石山驻守,照管那里铜矿开采和铜器加工。这是在我们回来之前的事儿,否则现在看管孤石山的不会是他,而是咱们了。”
“呵呵,寻咱们有机会把孤石山拿回来不?”高汉觍着大脸净想好事儿。
晶儿笑道:“我也想啊,可孤石山乃龟兹的重要产业,不是谁想接手便能接手的。此事非同一般,恐怕你得先得到我父王和母后的承认方可谈及。”
“有戏便好。”高汉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未来的丈人、丈母一定会认可我这个乘龙快婿的。”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
叫臭美。”晶儿甜蜜地白了高汉一眼,继续往下说。
有了实事可干,尉迟胜一改从前狂放不羁的性情,到了孤石山后别的没怎么管就是成天练兵,把那三百龟兹兵练的个个龙精虎猛,打仗来那叫一个勇,成了西域诸中难得的精锐。
尉迟胜善兵好战的美名也传遍了各方,因于阗盛产美玉,王姓尉迟,尉与玉同音,所以世人便称颂他为“玉帅”。
“没人知道,其实促使尉迟胜苦练精兵的原因还是为了大唐。早在几年前,我这个大侄子从各方的异动中就已经意识到了西域的危局,看出西域近年必有一乱。
”
尉迟胜能有如此远见并不让高汉意外,如果没有才让他奇怪,否则也不会让他赚得“玉帅”之名。
尉迟胜的远见来自于自身高超的战争意识,也源于西域的特殊地理使然。西域诸国处在东西交汇之地,数条丝路穿行于此,历来就是各方争夺的百战之地,各城邦兴也忽耶、败也忽耶,西域人早已经习惯了在各种大战小战下讨生活。
特别是于阗,在大唐的管制下扼守丝路南道,若在和平时期于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