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才真正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白蛮所谋是部族之强,非为一战一利之得失,此大局观端地要得。”高汉由衷地赞了一句,“此谋出自何人?”
高汉能瞬间洞悉白蛮出兵的要义,让诚节等人惊诧不已,诚节欠身回道:“此是家母和巍山圣母强族之策,若不如此,只凭皮罗阁那三寸软舌还请不动白蛮军。”
“原来是诚节夫人和令师。”高汉了然,“强族之后又如何?以白蛮今时之力欲与南诏争锋否?”
诚节看了周围人一眼,高汉明白自己问到了白蛮机要,非是一股人可听,挥手让众人去处理战后事宜。待人都走了以后,诚节才缓缓开口。
“有唐以来,我白蛮与蒙舍诏皆向北进朝,但白蛮积弱不为唐喜,反而南诏深得圣心,愈发强势。家母深知其中利害,亦知蒙舍诏所图非只洱海,甚至在觊觎吐番和大唐之边。白蛮向汉、学汉已历千余载,家母上位主政后虽未起与蒙舍诏争强之心,也因部族之利虚以委蛇,但实不愿南疆脱离汉统……”
蒙舍诏以往在大唐与吐番之间摇摆不定,近来附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老牌势力白蛮的影响。换句话说到这一代,皮罗阁在南疆以及周边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尤其是在诚节夫人和巍山圣母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亲唐。
白蛮与蒙舍诏相融日久,族人深入南诏各个阶层,大政治上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两家现在几乎密不可分。所以统一洱海对白蛮亦是利大于害,所以才让诚节带兵出征助南诏夺洱海,一来得利,二来是要提振白蛮强族之心。
高汉听明白了几分,一个向汉,一个谋汉,说到底是出身白子国的白蛮与曾经被统治的乌蛮之间政见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都想借汉生势。
“只可惜大唐不信任女流,白蛮也照蒙舍诏稍弱,大唐最终选择扶持更有进攻性的皮罗阁而不是诚节夫人,否则日后南疆之局必是另一番景象……”
高汉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听得诚节百感交集。
“朝唐无果,家母和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