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震不亏名为“震”,这番表态可把众人给震住了。
一个胡子拉碴的汉子向一个稚气未消的少年提出这样的苦求,任谁都会感到不可思议。“忠义”二字在这个时代对一般人来说尚有极强的约束力,守信重诺是基本的道德标准。尤其象祝氏这样连延古老传承不知几千年的大氏族,极少有人会作这种近乎于认主的行为。
高汉倒没有象其他人那样震惊,玩味地看着祝震不接碴儿。
见高汉没反应,祝震有些急了,赶紧解释到:“我祝氏以火传家,在下自信要控火一术上尚可继陈出新,应当可以帮上恩公。天台山一会,我发觉恩公虽没用控火术,但好象对燃爆之术极精,所以我想向恩公讨教。如恩公首肯,我必以师道侍之,此为我自荐的原因之一。”
高汉乐了,上古祝融以“火神”为号,祝震应该没有夸大自家的秘术,直觉也很敏锐,只经简单的接触便看出了自己的能力。虽然控火术到底是啥玩意儿自己还真不知道,但要论对火药的认知和运用,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几个能赶得上自己。
高汉笑而不语,表现的高深莫测,给了祝震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他继续。
“因我被污之莫名,本支的数十祝氏族人也因我获罪,被赶出了祝融山。如果恩公肯收留我,将来学成之日请恩公允我回去除旧罢顽、一雪前耻,为本支祝氏族人正名,回归祖地。”
祝震激动地说完后就眼巴巴地看着高汉,等待着他的答复。此时高汉的脑子里却在飞快地思考着、权衡着。
结合阴阳元的异动和这段日子的所见、所闻来看,这天变用不了多久就将结束。传统的修者格局必破,新的格局必生,这个世界也将渐渐变得与原世一样普通,科技必定会成为推进世界发展的主导。想让东方世界卓然于世什么最重要?答案只有一个:人才。
如果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将来必然要采取很多破旧立新的举措,一个人是没法完成的,这就需要麾下有一大批的人才来帮自己。
四外拐人、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