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逐鹿三国 > 第一百三十一回:荆州霍辰改进农具 洛阳佳人倚窗雨望

第一百三十一回:荆州霍辰改进农具 洛阳佳人倚窗雨望(1 / 3)

???

湘地的土地大多都是黄土地。尤其是靠近山脉下的,更是坚硬而少肥。若非这里临着湘江,还有些许的水湿润着,就是那些靠近河岸的田地,只怕肥力也够不到水稻的需求。霍辰在视察了湘江边的水田之后,便和程昱等人回去了。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农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的重中之重,从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古代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表现在政策上,更表现在需求上。所以,改良土地,改进耕作工具,则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必要条件。

耕作工具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农具了。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也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汉武帝时,“冶铁煮盐”收归官办,民间铁具一度下降。有铁具耕作的农民也随之大幅度的减少。不过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耕作技术的成熟,从之前三牛两人犁田的方式,到东汉初已经简化为两牛一人的犁田方式了。不过,那个时候牛是非常昂贵的牲畜。普通人家很难有一头耕牛。这就导致许多底层的百姓是没有土地的。

这样的农业情形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才得以改变。但是就霍辰现在处的情况来看。尤其是经历了黄巾之乱,如今大汉王朝境内的大片土地都无人耕作,都开始沦为荒地。而湘江边靠近山脚下的土地,在此之前只播种过一次,已经是半荒地了。除了土壤自身的原因,没有合理的进行犁地翻土也是导致肥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霍辰在回太守府的路上时。问了程昱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关于如今荆州地区的农民使用的耕作工作以及如今大汉王朝实施的田地制度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正如他所记得的那样——铁农具只有在地主家里才有,而牛耕更是地主垄断。普通老百姓由于没有铁农具,无法开垦其他的土地,也就无从“土地私有”说起。不过在此之前,曾有位“农业科学家”叫赵扩的,对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进行了改进。

其中包括隅犁和犁臂(铁)等耕作工具和

最新小说: 乱世小军户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边军悍卒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被赶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谋反?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嫡子世无双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