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言,何皇后既然以其名义让我代议朝政,这既然对我等有利,我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更何况即使有些阻碍,但是我更有一些打算,觉得可行此事,便也就答应了下来。”霍辰淡淡一笑道。
“哦?”田丰闻言一愣,随即问道:“主公有何打算?”
霍辰想了想,缓缓说道:“朝中大臣,我之担心者,不过三者而已。这三者,第一个就是号称四世三公的袁家,第二个就是棒杀小黄门的曹操,第三个就是名望极高的蔡邕。”
霍辰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道:“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威望极大,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野心极大,非甘于他人之下者,必不与我等为伍。曹操者,虽初时只担任西园校尉一职,如今更是因故辞官回家,然其志不在我之下,日后必为我等劲敌。蔡邕者,大学士也,在京名望极高。他若不赞成我代议朝政,对咱们来说,绝非好事。这三者,前两者,日后必成我等劲敌,只可提防,不能拉拢。后者蔡邕,倒可拜访交之,若能得其赞成,则朝中大臣可无惧矣。”
沮授和田丰听了霍辰的话,对于霍辰说的袁家日后必为劲敌,倒是可以想得到。但是那个曹操,怎么主公也把他和袁绍两兄弟相提并论呢?两人心里虽然不解,但是对于霍辰说的,细想之下,也觉得霍辰的想法确实是个不错的决议。于是便听得沮授说道:“主公所说的蔡邕,此人的确学识渊博,在京威望极高。又历朝三代,门生故吏极多,若能得到他的同意,的确可以为主公排除许多非议。主公既然说到要去拜访蔡邕,我倒觉得,除了蔡邕之外,主公若是还能得到这几人的好感,则不但可消除朝中大臣非议之论,就是今后争夺天下,对主公也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哦?公与此话怎讲?”霍辰闻言一愣,接着问道;:“你说的这几人,却是哪几个?”
“第一个,黄门侍郎荀攸也。此人乃是仲德好友荀彧之侄,这荀彧从小便被人称有“王佐之才”,其侄子荀攸才智亦不逞惶多,主公若能得到此人的帮助,则其好感与主公,比亦说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