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这个门面在晋家镇南面儿的集市一条街上,据晋守忠说,这个铺子面积不是很大,主要是卖一些成衣和提供定做服务。
当然在晋家镇这个地方,有钱有势的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定做衣裳的人自然也是不多,换句话说就是,这个铺子能够维持,主要还是靠卖一些不算太好的衣裳才能撑起的。
之所以说不算太好的衣裳,那是因为晋家镇的消费人群就决定了这个衣裳贵不起来,因为太贵了也没几个买的起。
至于秦掌柜管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铺子,这是开在崇业县一个最为繁华的商业一条街上的,当然这个究竟是不是‘繁华的商业街’尤小雅并没有见过。
她只是听晋守忠的描述中得出的这个结论,因为他说,那个地方有好几家首饰店,胭脂水粉店,也还开了不少的成衣布匹店。而能到那条街去买东西的人,大多都是中坜县,崇业县,以及周边镇上有些家底以及头面的人物。
不过据晋守忠说,那条街上,她晋家除了一个文房四宝的铺子、绣品铺子以及一个鞋子店以外,其他的产业差不多都是戚家的。而且这些好像都是戚家大公子,戚寅郎在一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那时候他好像才十七岁。
听到这个讯息的时候,说不得尤小雅是有些吃惊的,不过转念又想,这个戚寅郎或许是有些能耐,但他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他是一个正大光明的富二代,他生来就有钱,生来就拥有一些别人要奋斗一辈子恐怕都得不到的东西。
为此尤小雅倒是很快就释怀了,不过一想到他作为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有吃不完喝不完的金山银山。却还要游走于商场间不断的扩大自家的产业,她就忍不住为他点了个赞的同时又狠狠的将他唾骂了一顿。
话说,钱都被他赚完了,让别人喝西北风啊?!
……
后来尤小雅就大致的整理了一下关于晋家如今的产业。就铺子上头的话根据地方来划分。
首先是晋家镇的成衣店,由刘掌柜管理。再是中坜县的布匹店,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