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一万多块钱。
其实这些情况陆睿也是明白的,华夏官场送礼的传统由来已久,满清官场尤甚,电视剧里面常常出现所谓的冰炭孝敬、火耗之类的,说白了,也就是下面的官员给上司部门送降温烤火费。大多数人以为这是高级官员巧立名目向下索贿,其实不是,只是下面的官员为了到上面办事方便容易而使的润滑费。也就是说,无论是冰敬还是炭敬,是普降甘淋,见人有份,只不过数目的不同而已,普通办事人员少一些,掌事官员多一些。就算你不贪不占有这种那种孝敬,自然也就有了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
建国之后,自然要废绝这些官场潜规则,却又不能不考虑寒署之苦,便想了个办法,夏天发降温费,冬天发烤火费。这两项费用,不再是由下往上孝敬,而是由上向下派发,所有公务员,人人有份。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仅仅这些,显然已经无法令官场运行顺畅,渐渐就恢复了由下向上送礼的习惯。上个世纪**十年代,主要送的是物质,鱼呀肉呀鸡呀蛋呀之类。可这样做,很张扬,逢年过节,下面往省里送札的车子络绎不绝,有些地区,甚至不得不出动车队,整卡车整卡车地装载着物质,到了上面,便一家一家地派发,影响非常不好。到了新世纪,不知谁发明了购物卡.便解决了官场的大问题,就算将领导们每个人都孝敬到,顶多一只提包就解决了。购物卡还有一个好处,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饭~~-更新首发~~,每人领到一张购物卡,看起来,分量是一样的,人人平等,实际上,购物卡和购物卡的含金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国庆、中秋、元旦、春节这样的大型节日,这样的节日,也正是官场送礼成风的时候,往往是到某个办公室走一趟,离开时留下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一张购物卡,含金量低的,一百元,含金量高的,一千两千五千都有。敢收五千的人大概不多,毕竟这是反贪的起点线,仅此一单,便可以认定你犯了受贿罪。但一千两千,肯定都笑纳了。
而且,这些东西,还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