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五十坛好酒,当天就由连守信押着车送往了府城。当然,随车的还有另外一个较为精致的包裹,里面是张氏和连蔓儿母女两个给沈六另外准备的护膝、鞋垫、羊皮靴等防寒之物。
所有的东西。都将被送到府城的沈府。专门给沈六的那些衣物。也不会特意说是张氏和连蔓儿做的,而是和车上所有的活计一样,是由连家出资,锦阳县的百姓们缝制的。
这些东西在到了沈府之后,将由沈家的管事安排送往边城。
连守信在将东西送到沈府之后,就带了几个随从回来了。马车和押送东西的伙计们则是留在府城,他们要跟着沈府的管事将东西送到边城去。
顺利地完成了这样一件大事,一家人都格外高兴。连蔓儿给家里忙活这件事的小庆几个发了赏钱。之后又和张氏准备礼物,要额外地感谢这几天出了大力帮忙的人。
春柱媳妇。还有村里另外两个媳妇,其他的还有吴王氏、吴家玉,赵氏和连叶儿那也有一份。除此之外,张氏还按着从前说的,给商宝容也准备了一份。
商宝容后来没有再在活计上绣花了,而是规规矩矩地做了几件活计。这几件活计,都被小庆收下,如今送去了府城。至于那些绣了花的,商宝容也送了来,连蔓儿嘱咐小庆收了。
这些“精致”的活计,当然不会被打包装车。连蔓儿也没让张氏收,她吩咐让韩忠媳妇暂时收了起来。
“往后就赏给家里的长工和伙计们吧。”连蔓儿这么吩咐了一句,就没再管了。
…
这天下晌,一家人正在一起商量事,外面就进来人禀报,说是老宅的四郎来了。
四郎回来这两天,连老爷子没有呵斥半句,甚至还不让别人对四郎大小声,只是让四郎好好歇着,还和颜悦色地找四郎唠嗑。除了这种精神上的呵护,连老爷子还让周氏给四郎开了小灶。
这个小灶,也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就是给四郎的主食换上了大米白面。在老宅,这是一般病号都没有的待遇。四郎就这样,突然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