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的圆弧形。那院子四周的院墙只有有少部分是石块堆砌的,只有半人高,大部分则是用树枝和秸秆夹的篱笆。
只看这个院子,就知道,这家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这就是罗小燕的家,很容易辨认。
因为那院墙四面通风,所以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院子里面的情形。院子里收拾的倒也算齐整,前后都有菜园子。另有正房三间,是乡间最为简陋的土房,屋顶是茅草的,连个瓦片也没有。从这里看过去,还可以看见房屋的窗户,黑洞洞的。正房旁边,是一间的耳房,比正房还矮了越一尺左右。
据说,罗家老两口子带着一双儿女住在正房,二郎和罗小燕带着两个孩子,则住在那间耳房里。
“二郎这是图希啥!”连守信坐在大青骡上,看见罗家是这样的一幅光景,不觉扼腕道。就是那个小耳房,以二郎的身高,略一抬手就能碰到屋顶。
就算不说罗家负担重,就是这个居住条件,与连家老宅就相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如果二郎正正经经续弦,在老宅生活,那么现在,他应该是住在西厢房里。
“就这个条件,想娶媳妇怕是难啊。”张氏也感叹道。
“…···说是她们家以前也有正经的房子,就在村里。是她们花钱看病,没法子,就把原来的房子给卖了,另外在这随便压了几间屋子。”连蔓儿将小庆打听来的消息低声地说给张氏听。
一般正正经经、周周正正地修建房子,才叫做盖房子。而修建像罗家的这种茅草屋,则只能称之为压。
以前只是听说罗家的情况,连守信和张氏就都觉得二郎以后的负担重了,现在亲眼看到罗家的房舍,这夫妻两个才发觉,二郎的负担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
二郎图希个啥那?
连蔓儿也不知道,不过这件事倒是又一次证实了,二郎听媳妇的话,为了媳妇肯于付出、啥样的苦都能吃这项品质。
回到家里,连守信就有些闷闷不乐。
“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