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面条要劲道,另外一个是炸酱要做的好。后面这一条,更加是炸酱面的精髓所在。来到厨房,连蔓儿就让韩忠媳妇揉面,她挑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切了肉丁,又切了一些姜末。这个时候,小庆已经从外面的酱缸里捞了一小碗的大酱进来。
炸酱面的炸酱要做的好,首先是这个大酱要好。连蔓儿家的大酱,是张氏带着她们姐妹亲手做出来的,味道自不必说。
用肉丁、姜末和大酱炸好了一碗红亮亮的炸酱,连蔓儿又挑了一条小黄瓜和一条水萝卜,切成细丝,在一个盘子里码好,这个时候,韩忠媳妇也已经将面煮好了。韩忠媳妇手劲大,面和的极好,和面的时候又放了一个鸡蛋,还有少许的盐,这使得面条更加劲道了。
将面条端回后院,连守信看见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外面吃的都太油腻,就这个炸酱面,一看着就开胃。外面做的,没咱家做的好吃。”
放上小饭桌,连守信上炕坐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面条。
连守信的饭量大,这么一碗面,一大盘子的炸酱和面码,对于连守信来说,还真就是垫垫。
等连守信吃完了面,连蔓儿又端了茶上来,看着连守信喝茶,连蔓儿才开口向连守信询问,这次出门的收获。
“地方都看好了,就在小垦屯,有三百来亩的大草甸子,两百来亩的荒地。”连守信高兴地道。
“小垦屯,那离他姥爷家还挺近。”张氏就道。
小垦屯在三十里营子往西,离张氏娘家的烧锅屯大约有二十几里地的样子,离三十里营子,则有四十里地。之所以叫做小垦屯,是当初垦荒的时候留下来的名字。有小垦屯,自然就有大垦屯。大垦屯还要往西边走,挨着连绵的群山,群山另一侧一般被这边的人称作“西边外”,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回民内迁,多聚居在大垦屯和小垦屯。
小垦屯确实是建设牧场的合适地方。
“那三百来亩的草甸子,就能放牛放养,还有那二百来亩的荒地,我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