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那女人说话是锦阳县的口音,这就更加肯定了,连蔓儿没有认错人,轿子里坐的,就是赵秀娥。
“小福,那你有没有打听打听,这赵大官人现在来锦阳县,是干什么来了?”连蔓儿想了想,就向小福问道。
“……客栈里的伙计说,是来谈生意的。来的早了点,是因为那位二房奶奶要看灯。”小福立刻就道。
“很好。”连蔓儿点了点头。连蔓儿这个好,并不是说小福打听来的消息好,而是在夸小福这个人。平时看小福机灵,所以才打发他去做这件事。现在的结果证明,小福是真机灵。
五郎又问了小福两句,就让小福去领赏钱,下去歇着了。
“这叫啥事?”等小福走了,张氏才开口道,“她这边也没和二郎断,那边就跟了别人了,还大摇大摆地到咱们县里来,这叫啥事啊?这也太不要脸了?她就不怕二郎跟她没完?”
连守信一脸的郁闷,虽然没有开口,但显然他和张氏想的是一样的。
赵秀娥这样做,她自己固然是不要脸的,同时也让二郎、甚至连家大大的没脸。
“这门亲事啊,估计老爷子要是知道了这个事,能把肠子给悔青了。”连守信就道,“……不吝到这个地步,天下少有了。”
连守信这样说,并不算夸张。这个年代,女人们普遍看重名节,寡妇改嫁都困难重重,像赵秀娥这样,还没跟二郎有所了断,就做了别人的“二房奶奶”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那这个事,咱该咋办?”张氏就问。
“咱派个人到客栈那边,盯着点赵秀娥吧。”连蔓儿就道。赵秀娥这个人,什么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连蔓儿有些担心她闹事。“另外,再打发个人回三十里营子,给老宅那边捎个信。”
“对。这个事,越早了断越好。”五郎也点头道。
“赵秀娥这样,二郎也不能要她了。就是可怜了二妞妞。”张氏就道。
几口人商量好了,这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大家伙正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