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这么年纪小的童生,别说是三十里营子,就是咱们青阳镇也是独一份。”吴王氏春风满面地给张氏和连守信道喜。
“婶子,就是童生,考过了也不是大事。婶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就别兴师动众的了。”五郎就忙道。
“五郎这孩子懂事、稳重。”吴王氏就道,“不过啊,我们又不是外人,咱自家人庆贺庆贺,有啥兴师动众的。”
很快,吴玉贵和吴家兴也到了,爷俩个还大包小包地拎了酒、烧鸡、酱肘子、酱猪蹄等。
本来一家人晚上也准备要做一桌丰盛的饭菜给五郎接风洗尘,并做庆祝,吴家的人来了,正好大家热闹,因此略推让了一番,张氏、吴王氏、连枝儿、连蔓儿和吴家玉就去厨房准备饭菜,连守信、五郎、小七,吴玉贵和吴家兴则是在前厅坐了说话,另外连守信又打发了一个长工上山去,请鲁先生早点回来。
鲁先生很快回来了,老黄因得了信也来了,还让人挑了两大坛子的酒,给五郎做贺。
晚饭的丰盛自不必说,又请了王举人父子、里正、吴玉昌并给五郎担保的几位村老,还有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也来了,一直到电灯时分,才散了。
第二天,张青山就得了信,和李氏带了张庆年、张王氏和张采云来给五郎道喜。
张家送的礼非常的实惠,有小半扇猪肉,四条大鱼,另外还有两篮子刚下来的黄杏,一篮子新摘的樱桃。
说起来,张家对连守信和张氏这一家真是没的说,四季的鲜果,采摘的各类山货包括蘑菇、木耳、核桃等都是论篮子、论筐、论麻袋地送来。连蔓儿家几乎不用去买,只张家送的,就够她们吃的。连蔓儿尤其感激在张氏养身子的那段时间,李氏送来的老母鸡。
“娘,咋买这老些东西啊,那鱼,家里就有现成的,还有那猪肉,那老些,这也吃不了,这个时候又放不住。”张氏就对李氏道。
“有啥吃不了的,放开了吃。我外孙中了童生,眼瞅着和秀才老爷就差一步,我高兴。”张青山听见了,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