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又问道。
“家兴家这次送来的礼,比五月节的那次又厚了。……我上次还跟家兴他娘说了,节礼也就那么一回事,咱是实在的亲戚,心意有了,比啥都强。”张氏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虽是叹气,但是那神态和语气,却都是隐藏不住的欢喜。不为那些东西,而是为了那些东西背后,吴家对连枝儿,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娘,回礼!”看着张氏有些走神,连蔓儿笑着提醒道。
“对,回礼。”张氏思忖了一会,“枝儿那不是给家兴做了两双鞋,一套衣裳吗,这算一样。”
“再送两个蹄膀。”连守信就道。
“嗯,这又是一样。”连蔓儿在纸上记录,“我看武掌柜从县城给咱捎的石榴挺好的,这也能算一样。”
“对,石榴,这个好。”张氏笑着点头,“另外,我再挑一篮腌好的鸭蛋,家兴那孩,稀罕吃咱家腌的鸭蛋那。”
连枝儿一直都没说话,听张氏说到这,就垂下头去,脸色略有些发红。
主要的两家节礼定下来的,剩下的就是给铺里伙计们的福利。
“猪肉两斤,月饼一斤,烧酒两斤。”连守信就道。
“爹,那烧酒也就老卫稀罕。要不就这样,烧酒和三尺毛青布,让大家伙自己选。”连蔓儿就道。
毛青布,对于庄户人家,是极好的东西。三尺毛青布,可以给小孩做件结实的裤褂,更可以给一家大小每人做一双鞋。
“行啊。蔓儿比我想的周到。”连守信就笑道。
将这一切都商量妥了,最后,才是连蔓儿家自己过节的安排。
“……鲤鱼要买一条,要最大个的,咱家人多。五花肉要两斤,做红烧肉,排骨要……”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连蔓儿记录的单越来越长。
“爹、娘,叶儿她们这一分家,啥也没有。就他们三口人,咱把他们都叫来,和咱一起过中秋节呗。”连蔓儿一边拿笔记录着要买些什么东西,一边就说道。
“这还用你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