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了的,连蔓儿能够一心二用,一边算账,一边偷偷瞄一眼鲁,看他很安闲自在看书喝茶,这才放下心来。
连蔓儿对这个鲁很上心,这是有原因的。
认识鲁,还是在连蔓儿开始招揽洗衣的业务之后。山上来浆洗的,多是粗布衣裳,最多也不过是细布的,茧绸的都少见,所以当这位小胡子中年大叔送了一件缎子直缀来洗的时候,就吸引了连蔓儿的注意力。
当然,鲁当时吸引了连蔓儿的不仅仅是他送来的直缀,还有他这个人。
就是穿着同样的粗布衣裳往那里一站,话都不说,鲁依旧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这不是说他长的多好看,而是他身上的气质,让他鹤立鸡群。
连蔓儿当时就敏锐地猜测到,这绝不是普通的力工或者匠人,甚至不是山上的账房、管事。这样气质的人本不该出现在这里。
那件缎子直缀她没敢交给别人洗,庄户人家的常年劳作,手都很粗,一不就会将这精贵的缎子刮出丝来。连蔓儿将那件直缀交给连枝儿来洗,并嘱咐连枝儿一定要精心。
后来,连蔓儿将浆洗干净、熨烫的平平整整的直缀交还给鲁,并收了鲁四文钱。
鲁很痛快地付了钱,转头就将他所有的绸缎衣裳都拿来了,要连蔓儿照着那件直缀的样子浆洗熨烫,并当即给了连蔓儿一小块银子做定钱。
连蔓儿和连枝儿因此小赚了一笔,而鲁的行事,更让连蔓儿好奇了。
所以,当老黄再来吃饭的时候,连蔓儿就向他打听,鲁到底是人。老黄没有隐瞒,将他的包括猜测的,都告诉了连蔓儿。连蔓儿不听则已,一听还真吓了一跳。
原来这位鲁,本名鲁孝达,字元直,本来是本朝的一位五品地方官,因为个性耿直不肯同流合污而在官场得罪了人,被罗织了罪名,拿进京城,在刑部受审,最后落了个削职发配。当时正有沈家的人进京,领了旨意要在小沈屯旁的山上为沈皇后建庙。
说来也巧,早在沈皇后在世的时候就有要修庙的打算,当时还请人设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