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行吧。”五郎故作无奈,其实是很乐意地答应了。
为了能够写好信,不至于有不会写的字,或写的文法不通,惹人笑,五郎只得更加倍的勤奋学习。不得不说,连蔓儿是督促自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方面的天才。
…………
这天,连蔓儿在早点铺子里吃了晌午饭,就将给连枝儿的饭菜装了个食盒,和连叶儿一起回老宅来。
天气一天天的暖和了,尤其是晌午日头最足的时候,连蔓儿穿着棉袄棉裤,走的额头微微有些汗意。
赵秀娥正倚在东厢房的门口,见了连蔓儿和连叶儿就笑着招呼。
“蔓儿和叶儿了”
“嗯,秀娥嫂子,你这是吃完饭了?”连蔓儿也就笑道。
“才吃完。”赵秀娥道。
连蔓儿就笑笑,脚下不停,进了西厢房。
“姐,吃饭了。”进了屋里,连蔓儿招呼连枝儿。
连枝儿就放下手中的针线,放了桌子,连蔓儿将食盒打开,将几个盘碗取出来放在桌上。连枝儿刚端起饭碗,赵秀娥就挑了门帘,从外面走了进来。
“枝儿刚吃饭啊?”赵秀娥笑问道,目光在饭桌上下死力地扫过,已经将连枝儿吃的是饭菜,都看在了眼里。
“秀娥嫂子来了,快坐。”连枝儿忙道。
“枝儿,你吃你的,我就坐着待会。”赵秀娥很自来熟在炕沿上挨着连叶儿坐了下来。
“还是分家的好,看枝儿这饭菜,再看看我们吃的是,一天到晚,就那三样,吃的人嘴里都是菜叶子味。”赵秀娥一开口,就是直言不讳,这样一般来讲,是很容易拉近大家的关系的。
上房饭桌上的老三样,连枝儿几个心中都深有体会,却没人应和赵秀娥的话。
“各有各的好吧。”连枝儿道,“铺子晌午吃饭,有请的工,格外得给人家吃的好点。蔓儿向着我,每次都给我挑好的。”
“四叔、四婶是厚道人。”赵秀娥笑道,“你们分家的事,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