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蔓儿把碗放在灶台上道。
“上房炸了两样丸子。”张氏看了一眼就说道。一种和连蔓儿她们炸的一样,另一种是用鸡蛋和面炸的面丸子。
连蔓儿一样尝了一个,觉得味道都还可以,只是豆腐粉条儿丸子没她们的宣软。
“是因为咱放的粉面子多。”张氏道。粉面子也是她们这里的乡下俗话,泛指各种淀粉。
…………
重头菜都准备停当了,只剩几道炒菜,张氏就让小七去看看上房的饭菜准备的啥样了。
“等上房开饭了,咱再吃。”张氏道。
小七跑,说上房开始炒菜了,张氏这才烧火准备炒菜。
这边还炒着菜,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夹杂这四郎几个的欢呼声。
“娘,上房开饭了。”小七伸出头去看了一眼,就跑,“娘,咱也把鞭炮放了吧。”
“行,你和你哥去把鞭炮放了,咱也开饭。”
五郎和小七用木棍挑着一挂鞭炮出去。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原来三十里营子这里的风俗,团年饭都是在晌午吃的。
等五郎和小七放了鞭炮,屋里面已经摆好了桌子。平时他们六口人,挤坐一张桌子,今天的菜多,又加了一张桌子。
除了几样炒菜、凉拌菜是用中盘装的,其他的炖菜都是用盆来装,还有大碗的扣肉,大盘子的红烧鱼,丸子也装了两碟,将两张桌子都摆满了。
张氏还温了一小壶白酒,在和连守信跟前摆了小酒盅,几个孩子不被允许喝白酒,连蔓儿就拿了一小坛的葡萄酒出来,没有适合喝葡萄酒的杯子,她们干脆就用碗。这小坛的葡萄酒是连蔓儿额外酿的,糖加的少,酒精度低,完全可以当葡萄汁来喝。
并没有餐前致辞,连守信只说了一句“少吃饭,多吃菜”,大家就笑着开动了。
小鸡炖蘑菇,用的是节前集上买的公鸡,公鸡的肉多,更有嚼头,里面的蘑菇是李氏给的,从山里采的红蘑,都是小蘑菇头,和鸡肉一起炖的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