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这鞋就不保暖了。穿这样的鞋,很容易生冻疮。
小七把连蔓儿的写送出去给了赵氏,又跑了。
“小七,今天生意咋样?”连蔓儿盘腿坐在炕桌旁,打开钱匣子,数里面的钱,一边问小七。
连家的钱,包括这铺子里的收入,都是连蔓儿管着的。不客气地说,连蔓儿就是家里的财务主管。她很敬业,一天都不落地往铺子里来,就是雪还在下,她也是要来的。不管怎样,钱匣子要看紧,连蔓儿暗地里握拳。
“买汤喝的人特别多。”小七道,下雪天,只要山上的工程不歇,他们的生意就不会差,反而会更好。
“这有块银子?”连蔓儿从钱匣子捡出一小块银子问道。
“那是老黄给的。”小七也爬上炕来,挨着连蔓儿坐了,两只脚伸在炕沿外。“是订的包子钱。”
已经有人肯为了吃包子,预付银子了,很好。
“二姐,娘说要问你,是不是该多蒸点包子卖。现在包子又不够卖了。”小七道。
“是啊,蔓儿。”张氏在灶间听见她们姐弟俩,就探进头来,“我看是该多预备点了,这两天老有镇上的人来吃包子,还要打包带吃。”
她们准备的包子数量,一直在增加。由五十个,减为四十个,后来又加到五十个,六十个,八十个。不仅是来山上做工的人会来吃,镇上也有人喜欢上了她家的包子。
“那以后咱就每天蒸两笼屉的包子,咋样?”连蔓儿道。两笼屉,就是一百个包子。
“行,就从开始。”张氏笑着缩回头去。
连守信和连五郎从外面走了进来,两个人都穿着家常的衣裳,头上戴着厨师帽,身上围着大围裙。两个人进来后,就从大围裙前的大口袋里往外掏铜钱,放进钱匣子里。
“骨头汤二十五碗,稀饭十碗,馒头二十个。”
“骨头汤三十碗,稀饭十碗,馒头十九个。”
小七哧溜溜下炕,从灶间抱了一块大木板。然后一手拿着炭条,在木板上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