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的经济绝对不是过热,而是全世界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二元经济体系”,今天中国的经济是同时过热,同时过冷。
自1995年之后,各地地方政府有着一个所谓以“钱”为纲的心态。什么叫以钱为纲,就是叫以GDP为纲的心态。到处修桥铺路,目的就是为了拉抬GDP。老百姓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怎么办?好象都不太重要了。
各地政府为了搞建设拉抬GDP可以付任何的代价,包括失地、包括污染,目的只有一个拉抬GDP。几年下来,由于地方政府误导资源的缘故,使得我们国内资源大量的涌向和建设有关的部门,这些部门就是过热的部门。
房地产、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替他们融资的银行等等。这些部门在今天的中国经济里面属于过热的部门。其他大部分民营企业就是过冷的部门。所以今天的中国,它的环境是同时存在过热,同时存在过冷。
这种大环境之下一定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个,市宏观调控必然失效;第二个大面积的通货膨胀。“二元经济”的形成弱化了宏观调控的地位。
假如,央行提高利率,宏观调控,假设提高0。25%,你发现提高0。25%,这些过热的部门,它当初所谓过热,根本不是因为经济因素。而是以GDP为纲的理念,使得这些部门过热,利率上升,它照借,不会停的。所以过热部门更热,相反,过的部门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它们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地下金融,黑市。按照我的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的利率是非常敏感,是官方的四倍,央行提高0。25%,民间利率应该提高1%,达到四倍之多。一提高立刻打击了原本已经很箫条的民营部门,所以箫条的部门越箫条。今天宏观调控的结果,你们发现过热的部门更热,而过冷的部门更冷。使得宏观调控失效。
第二个必然结果,就是也种环境之下,一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农产品丰收年为例,按照经济学理论,农产品丰收,粮油价格应该下降才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