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那幅行草书,诗桃弯眉一笑,随即读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这是《孟子》中的一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众女瞪着那些弯钩的行草字迹,即便听得耳熟,却一个字也不认得。
诗桃一读完,荔姑随即转头对祝嬷嬷询问道:“这唐府来的姑娘,算是才貌双全了,嬷嬷看她如何?”
祝嬷嬷不动声色打量诗桃,半晌不说一句话。众女忍不住左看看霞婉,右看看诗桃,一个优雅脱俗,一个艳丽娇媚,二人春花秋菊各有美处。
“嗯!”祝嬷嬷微眯的双目一睁,不紧不慢说道:“老身看这诗桃,声音不及霞婉,姿容也不端庄,眉眼还透着一股媚气,苏大人怕是不喜欢。”略一沉吟,挑眉说道:“诗桃定为中品,去偏屋伺候,记写宅中贵重摆设,各样物件名称数量逐一写清,日后备嬷嬷查验。”
诗桃虽觉委屈,却也无奈,只得苦笑一下,谢了恩退下去。
紫宁忽地想起,蔓珠一进东苑就认出垂花门上的“清霜苑”三字,她大概认得这些行草书。连忙转头去看蔓珠,却见她低头垂目,似乎没打算出列。
紫宁暗暗心想:“穿越大晋国来,以前的聪明伶俐都用不上,单这些蝌蚪文似的篆字行书,全都不认得,更写不出一个字。想我寒窗苦读十几年,竟跟睁眼瞎一般,这可太伤人心了。”
史上晋国多出书法名流大家,对书法笔锋格调尤为看重,字迹中须得有一股法度韵味,个性与书法融会贯通,才算是一个会写字的人。
紫宁心里清楚,如果让她拿毛笔写字,比母鸡爪划土还难看。不禁哀叹一番,暗自骂道:“古人传的什么瞎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哪有这一回事!宁儿啊宁儿,你这些年的书竟读到猪身上了,连自家汉字也不会写!”
心里烦闷不已,转头看身边的绿环,见她扁嘴瞪眼,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忽地低声叹道:“宁儿,读书写字这种事,是强求不来的。若让我学刺绣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