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一本由都察院仔细比对,一本送去户部核查。这些年朝廷的支出都是户部来办的,只要和户部的账目相合,就证明这本账才是真的。
董昭回到府中,丫鬟立即将董昭请到董夫人屋里。
董夫人让人给儿子端了茶径直道:“差事办得怎么样?”
董昭坐下来,不慌不忙地道:“挺顺利,如果按照假账来看,皇上一天就要吃掉十几斤的燕窝,上清院一年就烧掉大周朝六成的税银,这笔账送到皇上那里。皇上也绝不肯认,尤其是这些年朝廷下发的各种赏赐、赈灾银、军饷都在缩水,太医院还敢这样作为,文臣的奏折也都堆满了内阁。”
董夫人没想到会这样简单。“冯阁老那边就没阻拦?那账目是你查到的?”
宣王早了一步,然后将账目妥善交给他,他担着办差的名声,这样一来就名正言顺。董昭道:“是宣王办的。”
董夫人一脸怪不得的神情,“宣王回京之后还没来府中吧?你们两个不是向来喜欢凑在一起说话。”董夫人边说边看着儿子的神情。
董昭道:“母亲不用管这些,现在皇上忌惮宣王。明着少些往来是好事。”
董夫人觉得也是这个理,撇开这件事不说,“你可知前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世元?出自先皇后母家旁支,昨日我去陈家做客看到她家的三小姐,长得水葱般的人才,精绝书画,还做得一手的好女红……”
董昭听着皱起眉头来,“娘,我的事你先放下。”
董夫人这次不能由着儿子胡来,“怎么能放下?你都多大年纪了,京中你这般子弟都已经成了亲,”说着顿了顿直言不讳,“你的心思我知道,杨大小姐真的不合适,就算族里肯答应这门亲事,将来你要让她如何?接着行医治病?嫁了人就要听夫家的安排,岂能在外抛头露面让人笑话?”
“我宁愿收她为义女,她成亲时置办一笔丰厚的嫁妆送给她……”
“母亲,”董昭脸上已见怒气,“亏母亲能说得出口,母亲以为这样算什么?施舍?杨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