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之曰,青云县也是个大县,这时代虽然读书人少,但一个县里凑出个上百人还是很容易的,这里等着的,还有陆陆续续赶来的,这次县试,一共接近两百人。
两百人里,有接近四十岁的老书生,而立之年的儒生,也有像宁无缺一样,不到弱冠的少年,秀才县试,年龄只要不超过四十岁都可以参加,在科举制的古代,并不少见,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之流。老年得志,这种情况,最有名的,当数姜太公了,姜太公钓鱼更是千古名谈。
临近辰时。
一个锦衣公子带着两美婢四个侍卫大摇大摆的走来,手里摇着折扇,金冠束着黑发,清瘦的脸庞,身上带着一股纨绔之气。
锦衣公子所过,县衙门前的书生尽数让路,这人一看就是家世显赫的,没必要得罪了。
“老三,砸门去,怎么还不开门?”李公台瞪了眼还关着的县衙大门,折扇一番,指指点点的喝道。
周围书生听了,个个咂舌,县衙大门都砸?这是谁家公子?
“嘿嘿,公子,你看,出门前,老爷吩咐……”身后一侍卫为难的赔笑着,眼睛眨了眨。
听到“老爷”二字,李公台折扇一收,无奈道:“好了,本公子等着就是,给本公子弄个椅子。”
“好嘞!”
一听不用砸门,侍卫撒欢跑出去,不一会儿带了把椅子过来,李公台一屁股坐下,展开折扇,两美婢嫩白的小手在肩头柔柔捏捏,看得周围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
这是出游,还是来考试的?这有权势就是不一样啊!
宁无缺一个人来到县衙,一眼就看到了被人指指点点的李公台,微微诧异,“是他,他也是青云县的考生?”
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宁无缺并没打算和李公台扯上什么关系,这样的富家公子,和他不是一路人,只是萍水相逢的过路客而已。
宁无缺看到了人群里的福伯、张合几人,他们也注意到了宁无缺,似乎碍于城门的事情,没好意思和宁无缺打招呼,只装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