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近下班时分,蔡京带着张商英,到垂拱殿叫上杨光华,来到御书房,向刚刚听完课的徽宗,禀报了研究出的方案,并就实施办法作了说明。
杨光华特别补充了一句:“蔡相效率太高了!前后仅一个多时辰,就一切都办妥了!真是神速啊!”
徽宗听着汇报,脑子里就已经开了锅,咕噜咕噜直冒泡:这一天过得,真是太爽了!当皇上多好啊!自己的小兄弟儿高俅,以前什么官都没当过,现在竟当上了大官!还不是因为自己当皇帝了?朱缅,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小小的生意人,也成了四品官员。徽宗的成就感、得意感,简直要爆棚!
听完蔡京的汇报,又听杨光华那么一说,徽宗把肚子一挺,下巴一翘,呵呵一笑说,“好啊好啊好啊,蔡相果然有魄力,有胆识,有开拓精神!好,明天早朝就宣布。光华,诏书能写出来吗?”
杨光华说:“高俅的任命诏书,应该由枢密院起草,朱缅的由吏部起草”。
徽宗听着,眉头微微一皱,说:“太麻烦了。都是朕的事,都由朕任命,还要那么麻烦干嘛?以后朝廷任命五品以上的官员,诏书不要再让部门起草,一律由你起草就行了。诏书下了之后,由各部门按照部门分工去办。”
表面看,这只是工作分工的一种调整,事实上,这是一种权力的转移。因为只有主管任命官员的部门,才有资格有权力起草任命诏书。而只要能起草诏书,就有权过问、或者参与官员提拔任命的相关事项。无意当中,杨光华又拿到了一项特权。
蔡京和张商英,都露出了惊异、且羡慕、甚至有点嫉妒的眼神,一起看向杨光华。
不料,第二天早朝上,蔡京刚宣读完对高俅和朱缅的任命诏书,朝堂上便“嗡”地一声,议论声犹如炸了蜂窝般,在大厅里轰响起来。
这是徽宗登基以来,朝堂上最乱、议论声最大的一次。面对这样的场合,徽宗不知所措,茫然地看着上,皇上一言九鼎,吐个唾沫就是钉,他想办、要办的事,谁敢违拗,谁敢说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