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喜信,今日朝中重臣们个个喜笑颜开,也没什么可争吵的,朝事商议得十分顺利。
散朝后,安国公去了景阳宫觐见郑太皇太后。
其实,朝臣进后宫是大忌。郑太皇太后把持后宫数年,安国公是郑太皇太后的亲侄儿,时常进宫请安。久而久之,众人也就习惯了。
郑太皇太后听了好消息,颇为振奋,笑着赞了姜韶华一通:“南阳郡献了军粮,护送粮草的南阳军也在这一战中立了大功。好!好!韶华成亲的时候,哀家得让人送份厚礼。”
哪怕姜韶华远在南阳郡不在眼前,安国公依然生出了强烈的危机感。太皇太后党的官员们,对南阳郡主亦十分服气。
说句刺耳的实话,如果姜韶华肯放弃藩地长留京城,这太皇太后党的魁首,怕是就要换人了。
安国公咳嗽一声,不动声色地笑道:“南阳郡主胸怀大义,为朝廷献了大批军粮,麾下南阳军的将士也英勇得很。”
郑太皇太后最吃这一套,竟真得认真思虑起来。
安国公明着夸赞姜韶华,实则拐弯抹角地上眼药:“南阳郡富庶粮足,人尽皆知。之前郡主捐献了二十万石军粮,解了朝廷燃眉之急。不过,总有些无事生非的小人,在暗中嚼舌,说郡主这是献粮邀名之举。”
郑太皇太后轻哼一声:“谁能给朝廷二十万石军粮,别说皇上,哀家都愿意给他扬一扬名声。”
安国公:“……”
安国公咳嗽一声,笑着附和:“娘娘说的是。”
“你是兵部尚书,朝廷重臣,”郑太皇太后看了过来:“在朝中内外说话都有分量。再有人敢闲言碎语,你别客气,只管挺直腰杆骂人。哀家倒要看看,谁还敢说韶华的不是。”
得,这心是完全偏到姜韶华身上了。
安国公心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忌惮之意更浓。
……
当日晚上,郑宸出宫回府,父子两人在书房里密谋说话。
“南阳军立下大功,南阳郡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