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四处炊烟袅袅。
吴王府别院,一个中年妇女正忙碌着准备晚饭,一个中年男子在劈着柴。
“爹,娘,我放学回来了!”
话音没落,一个十岁模样的小孩子就一溜烟地跑进来。
“走慢点,走慢点,都已经是个读书人了,怎么还这么毛毛燥燥...”中年男斥道,面上却带着几分欣慰。
“知道了!”小孩应着,脚步也慢了下来。
“稚儿,来,”中年妇女叫唤道,手里一双长筷条轻轻挥动着。
名叫稚儿的小孩乖巧地走了过去,到了灶台边上,张口便吃了一口妇女夹起来的热腾腾的菜,一边嘘着气,一边勿囵说道:“谢谢娘...”
妇女又柔声问道:“今天夫子都教了什么呀?”
“早上玉儿夫子教了识字,权老夫子教了一遍诗经,绿儿夫子教了加减法,”稚儿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说道,说到后面,语调变得高了几分:“最有意思的就是殿下夫子教的....”
“有什么有意思没意思的?夫子教的都是好东西,对你有用的,你都得好好学!”劈柴男子放下斧头,抹了抹汗说道。
“嗯,孩儿知道了。”稚儿说道。
“学了什么字,写出来让爹看看。”
稚儿在一旁取了根小树枝,一笔一划地在地上认真地写着:锄禾日当午....
———————,
另外一个房间里,一个约六七岁的小女孩坐到一老人膝上,正手舞足蹈地说着:
“殿下夫子说了,木头能浮在水上,是因为同样大小的木头比水轻,石头沉在水里,是因为同样大小的石头比水重....”
“殿下还说,如果把铁块做成比同样大小的水还轻,那么铁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就像我们的碗一样,如果把这个铁块做得很大很大,有几十丈那么长,那就是一条大铁船,可以开到世界各地去,再大的浪都打不沉!”
“那么又大又重的铁船,要多少人才能划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