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人才,准备破格提拔他到咸阳去工作。这对于一名基层公务人员来说,被御史大夫举荐到京城那简直是一步登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萧何居然三番两次找借口推托拒绝。
有人笑他太愚蠢,守着沛县的一亩三分地舍不得;有人说他太清高,放弃了那么好的升职机会。
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洞悉萧何的心思,其实他并非不愿意升官,而是时机不对。这么多年官场历练出来的直觉告诉他:现在是多事之秋,咸阳乃是非之地。
在过去战国纷争的年代,那时还有很多游侠,来去自由,而现在秦朝如果没有身份证明,你将寸步难行,甚至还会被送去坐牢;在过去街坊邻居相亲相爱,互相照应,而现在大家却是相互提防,偷偷举报。如果邻居犯法你不告发,还会被连坐……
秦朝的严刑峻法就像一根紧绷太久的弓弦,迟早会断。萧何望着刘邦一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他忧心忡忡,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此次刘邦负责押送的役夫基本上都是沛县当地的农民,其中也有一些因欠债被罚徭役的破产者。大家都知道此去骊山修皇陵凶多吉少,因为前几批被征发的人至今还没有回来,他们是生是死,杳无音讯。
刚出县城,队伍中就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恐慌是具有传染性的,随着一步一步远离故乡,不安的情绪逐渐在人群中面蔓延开来。在每一次点名的过程中,刘邦都能感受到役夫们愈发敌视的眼神。虽身为亭长,刘邦在队伍之中处境最为孤立,因为自己才是把这些同胞推向绝境的那只手。
才走到第三天,去咸阳的队伍就已经溜掉了三分之一。并不是刘邦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了。长途漫漫,自己一路上要看管上百号役夫,这简直是一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断地有人逃离,留下来的人却怀着不断增长的敌意。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没走到咸阳,刘邦说不定就已经被队伍里的人干掉了;即使千辛万苦走到了咸阳,逃了那么多的人,按照秦朝律法,等待他们一行人的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