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征战,步兵大抵一人一骑,这马并不用于乘骑,而用于驮负兵士所携的兵器甲冑等物,称为“驮马”。
骑兵则一人二骑,一匹驮马,另一匹供战阵交锋之时乘骑,是为“战马”。
战马非常娇贵,除战阵、训练之外,平时绝不舍得乘骑。
此外大军还须有牵挽粮秣、锱重的“挽马”。
马匹若有余裕,兵士才得配备代步之用的“乘马”。
时值武德九年,过去十余年间,华夏大地烽烟四起,马匹损失至为惨重。
尤其可供繁衍的母马,虽已下旨向全国严征,也只集得三千匹,极度匮乏。
他君臣均久经战阵,明白纵使戮力畜养,也无法在短期之间迅速扩充良马的数量。
然而皇帝所提之问,李药师早已不知几经通盘推演,当下侃侃回道:“兵有三势,一曰气势,二曰地势,三曰因势。一旦机势成熟,突厥可取,届时便依马匹之数,而定兵员之数。”
“兵有三势”是大唐军神卫景武公李靖流传后世的经典军事名言。
此时李世民闻言,眼神大亮:“所以一旦机势成熟,吾兄自有取胜之道?”
当时突厥欲与大唐协议,颉利可汗愿给马三千匹、羊万口,以换取车服玉帛。
李世民正值两难之际,他愿意释出财宝,但与马匹羊只相较,他更希望换得陷于漠北的华夏子民,包括温彦博,得以回归中土。
然而大唐,实在须要马匹啊。
不过此时,李药师并不知道两国协议之事。
他见皇帝眼神大亮,于是回道:“是。所谓『奇正用兵』,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李药师更加没有料到,自己短短一段论述,让李世民不再两难。
因着这段论述,非但温彦博得以还朝,甚至让突厥误判情势,以为大唐不缺马匹。
此时他见皇帝频频颔首,便继续说道:“所谓『机势成熟』,乃是贿间、招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