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侯灿见给生员们留的时间差不多了,便又给他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伊川先生有言,那就是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理’,诸位可以想一想这义与利的‘理’在何处。”
伊川先生就是北宋理学家程颐。问出这个问题后,周侯灿本以为生员们还会思考一会儿,但这时却有人说话了。
“周县尊,天理不能更易,万物皆为一个天理,天理是所有事物公认共有的道理,国家和个人所遵循的道义哪里有什么区别呢?”
周侯灿定神看去,发现说这话的还是先前那第一个发言的人。
这人的思路不可谓不灵活了。周侯灿刚举了程颐的例子,这人便马上用程颐的观点对周侯灿的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
虽然被将了一军,但周侯灿丝毫不慌,而是依旧平静道:“伊川先生是这样说并不假,但是紫阳先生可不这样认为。”
紫阳先生则是南宋大儒朱熹的别称。
“紫阳先生认为这世上不止有公理,每类事物,包括无生意的种类也都有自己的‘理’,这叫‘别理’,所以那两个道义肯定不是一样的。”
反驳的这个人其实也知道这个问题所在,那就是二程和朱子所言的“理”其实是有些差距的,便也没有再开口,而是按着周侯灿的要求思考起了这两种道义的区别。
周侯灿这里就没有再给他们时间思考了,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理’究竟是什么?我学到国子监、学到进士也没有弄清楚,”周侯灿在众人面前左右走动,“谁能说说‘理’究竟是什么?嗯?没有人?”
“圣人说我们要格物致知,那我问问各位,你们真的有致知吗?”见众人还是没有说话,周侯灿便代替他们回答了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恐怕有些人连格物都没有弄明白吧。”
他见自己的这句话说出去之后,一些生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便知道自己说中了。
“既然说到这儿了,那我便问问大家平日里都是怎么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