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第一位考生,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加上时间紧急,偶尔有几个错别字,其实作为考官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这封奏疏,莫说错字,就是连一滴微小的墨点都没有,版面非常干净、整洁。
更重要的是这篇奏疏的行文。
行文虽然称不上华章溢彩,但却是标准的四六骈文,结构紧凑,起承有礼,堂堂正正,一丝不苟。
文章的每一段句子、每一处用典、每一处韵脚,甚至每一个词语,运用得都恰到好处,堪称收放自如。
就好像这个字,它本就该用在这里,千锤百炼、浑然天成,不用这个字或是另一个字词代替,终究是差了些许。
哪怕是再挑剔的考官,看到这封奏疏也绝对挑不出半点的毛病来。
但就是在这里,刘林甫却看懵了。
他猛然抬头,惶惶神散,注视着杜如晦,满眼地不可思议,“杜相,这......”
他终于明白杜如晦为什么说这封奏疏他评判不了了,就是他自己,也一样评判不了这封奏疏。
因为这封奏疏,它压根就不可能是考生写出来的!
它应该是久居在朝的官员在经过无数次措辞斟酌、修改,直到修撰完美之后,才拿来呈献给陛下的奏疏!
可是这封奏疏,却没有经过一丝一毫地斟酌、修改!
也不需要删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甚至完成这封奏疏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只有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而写下这封奏疏的人,也并非是久撰公文的中书官吏,而是一名刚中科举的选人!
迎对刘林甫的眸光,杜如晦缓声答道:
“这是一篇堪称完美的公文,结构严密,布局得体,审词用句,极度凝练老道,浑然天成,不用删改一词一句,就可直接呈递于御前!”
作为当朝宰相,从政二十余年,以他的才智韬略,写下这样一篇公文,对杜如晦来说并不是难事。
但在这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