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欣赏张嘎,但为了不“恩将仇报”拐走张奶奶唯一的孙子,便岔开话题:
“你奶奶烙的瓶可香了,尝一块。”
张嘎:“还有鱼汤呢,一会儿就得。”
老钟叔听后担心起来。
“你又下淀子了?”
“我不是跟你说了,不让你下深淀子。”
张嘎举着木头枪,得意道:“没事儿,我水性好着呢。”
“不是水性好不好的问题,深淀子不太平,容易遇上鬼子。”
这回轮到张嘎转移话题了,毕竟刚刚把鬼子的炮艇整“蔫巴”了。
“对了老钟叔,你这手艺可真好,比村里的木匠好太多了。”
“这枪做得,足以以假乱真了,不说瞎话。”
老钟见平时嘴上不饶人的嘎子突然夸人,虽莫名地心花怒放,且有再雕一把木枪的冲动。
虽然已被嘎子的抗倭伯乐技能影响到,但他作为侦察员警惕性却没有落下。
“哎,你有话直说,别跟我兜圈子。”
“嘿嘿嘿……”张嘎指着手中的木枪,“这枪确实不错,可惜是鬼子的南部十四啊。”
“王盒子,卡壳的枪,打一枪坏一次,这能嘘住鬼子吗?”
“张嘴灯,勃朗宁或者盒子炮都行啊。”
嚯!这小子还认得南部十四和其他三把手枪?
要知道,很多参军多年的同志都认不全部队里的驳杂的武器。
钟亮不禁对看似“憨厚”的张嘎刮目相看。
这简直妥妥的小军迷,天生就是打鬼子的料。
“嘎子,你有所不知,鬼子最怕的就是这王盒子。”
“一来是这种手枪鬼子最熟悉,尤其是买得起这种枪的鬼子更熟悉。”
“二来就是因为它故障率高,时不时走火,要么就卡壳卡到自刹时都会卡壳,鬼子就更怕了。”
“三是这种枪本来就是装饰品,我在队里拆得最多,雕起来也像回事儿。”
说到最后,老钟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