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其他类型 > 我与大宋的三百一十九年 > 第三章 半部论语,修身治国

第三章 半部论语,修身治国(2 / 3)

戏,赵匡胤使了两次。第二次就是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太祖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等人,劝使罢镇改官,以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很多史记会引导别人去误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害怕手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才不得已为之,实际上赵匡胤此举只是为了稳定国家政权,彼时的宋朝对外虽有辽国此强敌。但是宋辽在当时的背景下,并没有要开战的意图。大宋需要的是统一,是安定。说白了,连年征战最苦的是谁,是老百姓。百姓不在乎谁做皇帝,能够提供安稳的环境,让自己有饭吃,有地种对他们来说就是明君。当然这样来讲咱这位宋太祖似乎也太过于伟大了,其实权力肯定是握在自己手里最重要,当了皇帝就不可能和之前带兵打仗时一样。所以这件事情,历史上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各位看官不妨大胆畅想一下,如果是您处于那种情况下,您会作何选择。我想没有任何一位君主会拒绝赵普这样的宰相。

老赵上台后,对其地位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君弱臣强,杯酒释兵权完美的解决了这一情况。但是在赵普给太祖皇帝提出的十二字方针里,这仅仅是一部分。赵宋王朝还面临着诸多难题,若继续沿用前朝之制,怎能保证大宋不会重蹈覆辙呢。“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十二字方针奠定了宋朝三百年的政治基调。在赵普的参赞下,分权制衡渗透进了宋朝的中央和地方官员建制当中。首先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分宰相职权。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领导。赵匡胤也是行伍出身,一下子就知晓了其中的精髓,赤裸裸的加强君主的权利啊,三方制约下,相权和君权的平衡几乎就直接打破了。心中默默给赵普点了个赞。

地方上呢,就设立一位正职一位副职,文人担任知州为正职,副手通判为帝王耳目。两相制衡,防止地方专权出现。制其钱谷就是设立转运使主地方钱粮运往中枢之事。此十二字方针一出,政治上,中央三分宰相之权,变相的加强了君权。兵权上,中央的精兵由枢密院统一领导,枢密使对皇帝直接负

最新小说: 贵妃娘娘别误会,我真是进宫治病的神医 断绝关系后,我继承了镇北王 佐樱黑穿越成小樱 无双小郎君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在宫斗剧里当太医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大饥荒:我请长公主喝快乐水 被反派鳏夫盯上了(女尊) 不共楚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