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天,一家人团团圆圆。
这些天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节气,一家人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
倒是两位舅舅新婚不久,十分珍惜这段闲暇的时光,若是大姐和长盛不在,现在的哥儿俩应该是在哪里跑山,反正也是闲着,多多少少能找到些山货,卖了添补些家用,也是长久持家之道。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一家人就要离开外婆家了,回县城耽搁几天,算算郡城书院开学的日子,时间已经不算宽裕。
鸟儿阵阵轻啼,路边田地里的庄稼随风微微起伏,绿油油的煞是好看;河边的杨柳摆着长长绿绦,初夏的风儿和煦,围着柳树打转儿,似是欢送,似是留人且驻。
“盛儿,我就不送你们了。你走这条路,我活了几十年,听都没听过,不管你啥时候离开,在这之前,你娘亲和弟弟弟妹妹,就要靠男子汉保护了,你们这一走啊,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再回来。要是你们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入土了,你们想得起来的时候,在我山头烧烧香就好,郡城那么远,外婆就看不到你了。”
也就外婆一人送长盛一家,并非是防着两个儿媳,而是长盛这样的‘奇人’,老人家也不知结果是好是坏,保密些,总是没错的。
鼻子一酸,长盛想起外公在世的时候,两位老人天不亮就翻山越岭,背着粮食米面到村里接济寒苦的母子。见自家农活多,老人就会以牲口太多忙不过来为由,把长盛接到家里喂养。这样一来,娘亲可以不用照顾自己,踏踏实实下地务农。自己在外婆家向来是宠儿,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外婆都会给自己留着,春夏的李子,秋天的桃李,冬天的柿子。
老人总是巴望着什么时候,自己的小外孙能过来,也能吃上一口。
山高路远水急,若不是真的揭不开锅,杨翠不会冒险带着长盛往娘家赶,每次到外婆家,听说什么放烂了,可惜。
长盛都会默默记在心底。
“外婆,要不你们和我们一起搬到郡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