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有人翻看明代的史料记载,经常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戚家军的战绩是真的吗?为什么戚家军经常能以个位数的伤亡斩首千余?
要知道,这么夸张的战损比再次出现,可是得等到晚清,近代化的英法联军击败清军的时候了。
而戚家军面对的倭寇也不是什么软柿子。这些倭寇大多数是日本武艺精湛的武士、浪人勾结明朝东南沿海的亡命之徒,其长期祸乱东南沿海诸省,破沿海沿江州县不下数百处,杀伤人民百余万;仅嘉靖十年间,明军参将以下武职而战死的就达人,“军民之死,军需之费,不可胜纪”。
(PS:其实倭寇说是小鬼子,实际上前期是日本海盗,后期已经变成由明朝人、日本人和高丽人组成,而且还是明朝人占多数...
《明史》和《嘉靖实录》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天朝叛逆居十七也。”叛徒里应外合,所以才有4倭寇在金陵横行无忌、万明军居然要大动干戈才能将其歼灭的史料记录...)
但偏偏这么些祸乱大海、横行无忌的倭寇,却被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轻松荡平。
这其中的一大秘诀,便是由戚继光创立,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鸳鸯阵!
鸳鸯阵主要是为了对付倭寇而设置,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其阵法特性在要求阵法突出单方面用途的古代独树一帜,尤其在抵御不明深浅的外敌时,优势非常明显。
当然,比较全面的阵法问题就在于它太全面,其缺点反而什么是都不够优秀。
但戚继光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抵消掉了这套阵法的缺点,使得鸳鸯阵得以横扫祸乱沿海的倭寇。
总结起来原因很多,但其实只看《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的目录,便能窥探到戚继光的建军思想。
是选兵,《纪效新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兵之贵选”,认为选兵“其法惟在精”,所以戚家军募兵要么选择纪律性强的矿工,要么选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