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宋公对谢晦拉拢,刘穆之脸上笑容不变,毫不在意。他与谢晦针锋相对的原因复杂,既有相看两厌也是彼此所需。
刘裕出身寒族,当权后除了重用自家兄弟、亲戚外,还对刘穆之、徐羡之、檀道济兄弟、沈家兄弟、索邈等出身「寒微」的人予以重用,一些官职不高职责重要的机要官职多被出身寒庶的官员执掌。
东晋大权一直被王谢庾桓等世族掌控,刘裕要想建立自己的政权,必然要削弱这些门阀士族的势力,借平灭桓玄将龙亢桓氏铲除,清除刘毅、孟昶、诸葛长民逐渐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刘穆之等人从王谢家族手中分权,是刘裕的手段。
权力集中到手中后,刘裕当然不希望看到世族与寒族联结在一起,形成新的世族,因此需要原本的世族与寒族相互牵制。
刘穆之明白刘裕的心意,所以处处限制世族的权力,抑制世族子弟迁升。而刘裕要控制朝堂,同样离不开世家的相助,谢晦等有才学的世家子弟亦在刘裕身边占据重位,刘穆之和谢晦都深知刘裕通过士庶之间争斗来达到制衡,所以不惮于将明争暗斗在他面前表露,让刘裕放心、安心。
看似相斗相争,有时反而更为相安相全。
安抚完谢晦,刘裕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道:「魏国随船派来了密使,带着数百斤魏人研制的丹火。愚看过投放试验之后,发现魏人的丹火在燃烧上不如我方猛烈,但炸裂效果却强于我方。愚已打算与魏人合作,改进丹火配方,要不然杨安玄所制的火药太过厉害,难以抵敌。」
众人皆沉默不语,在座诸人都是汉族,杨安玄治下亦是汉族政权,魏是鲜卑族,五胡乱华时胡族对汉族大加杀戮,结下血海深仇。
与胡人商业往来尚可,但若被百姓知道宋公联合鲜卑族对付雍公,恐怕要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刘裕涩声解释道:「杨安玄过于咄咄逼人,公然抗拒朝廷旨意,假借盗匪之名将怀慎拒于北雍州门外,此乱臣贼子也,若不平灭,将来必然反叛。北魏与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