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是武勋大臣,在中书省就是为了牵制文官,徐达行事坦荡,做事只按规矩,但凭公心,在中书省也绝不恋栈揽权。
明初五个丞相,只有徐达得以善终。
赐蒸鹅完全是胡扯,编造而已。
老朱要杀人,绝不会用这样低级的手段。
到洪武十三年时,胡惟庸已经是独相,为相多年经营多年,中书省已经成了胡惟庸的天下。
权势一高,自有武勋大臣来投。
眼前四侯,就是胡惟庸经营多年在军中的班底。
习惯了文臣勋亲们的尊敬甚至是畏惧,胡惟庸思忖半天,也是想不出平安为什么敢于抵抗自己的拉拢?
今晚的酒宴,就是胡惟庸听闻平安立功后的临时起意。
平安的官职,小到不值一提。
但平安的身份相对特殊。
毕竟是皇上的义子。
也是淮西人出身。
胡惟庸近来有些感觉,攻击自己的官员越来越多,皇上也不象此前那么回护自己。
虽然每次见面,皇上多半是在褒奖,但胡惟庸总觉得皇上的笑容背后,有些叫自己不寒而栗的东西。
但他已经没有办法激流勇退。
为相多年,那些肮脏的东西已经沾染了不少。
当今天子又是绝不容人的脾气。
自己一旦退位隐退,不知道会有多少东西被掀出来。
到时候,怕是首级难保。
利用平安刚立功得势,拉拢提拔,替自己留意一下宫中的动向,这就是胡惟庸的用意。
要不然,他一个堂堂丞相,需要留意一个小小的新任百户?
大明中书丞相的权力极重,六部在其统驭之下,直接听令行事。
这和内阁是完全不同,内阁只是佐辅,有票拟权,但没有决断权,六部可以听阁老的,在法理上也可以不买阁老的帐。
得看阁老自己的权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