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办学堂、教学生也是生手。
原主只是跟随父亲学习,没有办过学堂。
商榷自然也无从借鉴。
只能根据原生世界学到的一知半解,来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
自原主父亲离世后,原主就关了学堂。
学堂里原本的学生,现在多十四五六的年纪,在村里已经算是半个大人,可以帮家中干活了。
自然不会到学堂里读书、习字。
现在到学堂学习的都是各家的幼子,没有一点基础。
唯有邻村的卢家子——卢平坚持进学,现在就住在家中,每旬归家休沐一次。
商榷根据他的进度,单独整理了一份教案。
这个世界没有《三字经》、《千字文》,更没有《论语》、《诗经》等经义典籍。
诗词歌赋也只有歌,且是民调,不登大雅之堂。
县学里一般教的都是《字义》。
府学修得是《国礼》和《鉴文》。
而州学则以《御》、《治》、《农令》等科目为主。
原主的童子试,考得就是字义。
《字义》顾名思义就是字的本义,是由前朝大贤所著,立册七百余年,为蒙童开蒙之书。
收录单字三千,每十字为一册,字下有注解,言明字的来历与用法。
虽是开蒙之书,却多藏于县学、府学之中。
私学一般都是靠先生转述,或是得到的残篇。
原主家的《字义》也不全,只有半部,是原主父亲自己从府学抄刻所得。
学堂里现在主要教得就是这个。
商榷利用系统获得了这些书册。
趁着养病期间,将这些都学完了,这才有了考举人的底气。
他考举人不为当官,而是想以此为名,把原本世界的经典传承在此界发扬开来。
就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要留下些印记,传于后人。
《三字经》和《弟子规》原文他已经增删完毕,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