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怀疑心都没有人,居然没有一个问他为什么会写字,可能与小道本来也能写能画有关吧!
看来在孩子眼时在,任何有点本事的的,有文化在这个时代是正常的,没有文化才不正常呀!
最后,在黄表纸上,画了表格,写上几个标题:
第一行应该是“高堂名讳”,他可不会写繁体“諱”,也不可能写成“高堂名字”,这时候他忽然发现,现在人真不讲究了呀,是不尊重父母了呀。对,可以用尊,改成“高堂尊名”;
第二行写“慈母亲氏”,似乎慈和亲至少有一个是简体字,想想改成了“尊母家氏”;
下面简单了,“家族地址”、“出生年月”,好像就是这样的。
至于“体貌特征”至少二个繁体字,那就算了,这个时候你别想用拼音,因为大家都不认识,用切,自己不会。真不容易。
“疤痕斑记”应该是将简化字的偏旁部首改回去应该差不多。
此时此刻,他才发现,时代转换可真是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同时语言,不是他前生生活过大江南北同时又有过人的语言天赋,直穿越过来,基本呆以理解为哑巴和聋子。他不知道的是,什么普通话,那是清人入关的的杂交话,可现在还不存在这种杂种优势的场景,更是失去了大汉文化所有平仄之中的仄声。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之一,入声是汉语之骨。满清入关,就拆了汉语之骨,成了现在的所谓普通话。根本特点就是几千年的词韵诗律,断了传承。
同是汉字,有简体繁体,更是篆隶真行草,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一个馆阁体,当时就有“三宋”(宋克、宋璲、宋广)“二沈”(沈度、沈粲)之说;明代书法,那是超过宋朝的,只是流失过多呀!
写完了,又让周本高给抄一遍,果然是道家出身,从小都学画符,抄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有拓帖的意思,不对,他忽然发现,字的顺序方向错了。
于是全部烧掉,再先画出二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