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破了万了,从之前的千里挑一到这个时候的万里挑一,质量不用说也是有着十分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大隋设科举之时,乃以明经、进士两科取士。大唐在这方面是沿袭隋制,并有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大唐朝廷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
其考生的来源有从国子监来的“生徒”和经州、县选送的“乡贡”。先由礼部考试录取,再经吏部考以身、言、书、判,合格后始能授官。
在这些方面,制度其实一开始就是十分严格的,想要浑水摸鱼更是难如登天,只要在每一次的考试上把掌握权柄的人换成李豫和刘晏真正了解的人,几乎就能得到一个相当真实的成绩。
要说这制度稍微有点漏洞的话,大唐考试的难度那可真的是没得说,就连李倓看过了之后都是称赞连连。
按照他的说法,真的要是有人能爱这个难度的考试里面过五关斩六将的到了最后,那他的确就是一个人才,一点都不带掺假的。
李倓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这科目里面可不都是像他之前想象一样都是主观题,你就写你的文章就完事儿了,写得好就中了,而是主观和客观你都得牛逼才行。
大唐的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这种题目后世也有,名字没这么文气,就叫“填空”,大名鼎鼎。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尤其是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一直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这还不算,唐代考试科目又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