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当然,如果有精彩的节目,那么就更完美了。将“露天电视”推向**的,是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好家伙,每当播出,我家门前的晒场上肯定会人满为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虽然开始通电,但很长时间,电都未能全天候供应。因此,每当停电之际,晒场之上总会骂声一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由此就不难看出众人的观看热情之高了。
再比如,自行车。我们家购买自行车的那会儿,自行车绝对比现在的宝马还稀有。我记得,我们家第一辆自行车的牌子叫“凤凰”。那时候的自行车都是载重型的,很大,很高。刚买回来那会儿,我当然是不会骑的。虽然我还小,但总会偷偷摸摸地将崭新的自行车推出去显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为此,不知道被母亲责骂过多少次。“你又不会骑,老将车推出去干吗?”正是由于气不过母亲老这么说,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学骑车。那时,我并不比那凤凰牌自行车高多少,因此学骑车的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为了能将自行车名正言顺地推出去,我还是铁了心地要学骑车。由于比较矮小,所以根本就够不着坐垫,因此我只能将身子侧过来,将一只脚伸过三角洞(老式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是通过一三角型支架连接在一处的,我们那边就将之叫做“三角洞”)以便踩踏脚踏。正是由于身体的倾斜,这就导致,想要保持平衡变得更加困难了起来。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只差没被摔残。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借助下坡的冲势之中,我最终学会了骑车。也许是继承了父亲性格之中的“硬”,在整个过程中,无论被摔得多疼多痛,还幼小的我至始至终都没流过哪怕一滴眼泪。当我斜着身子,一脚跨过三角洞,用半脚(就是只蹬半圈就返回,然后再继续蹬半圈,如此循环,就被称为半脚骑车法,这是腿短的小孩子骑老式“大”自行车的一种无奈之举)蹬着厚重的自行车“飞快”(自己感觉快,其实并没多快)前行的时候,心中的那份得意和畅快就别提了。那时的我,觉得之前学车即便是有再大的痛苦,也值了。因为